首页

优美之家 sm

时间:2025-05-29 19:09:13 作者: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在北京举办 浏览量:18875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(张杨彬)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29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。台湾姓氏宗亲组织和爱国社团组织负责人、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等逾百人参加论坛活动。

 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致辞表示,宗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血脉亲情,是实现彼此心灵契合的重要基石。研究和传承宗亲文化,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5月29日,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。张杨彬 摄

  台湾世界郑氏宗亲总会总会长郑传兴指出,两岸宗亲同根同源、文化相通,先辈们传承的家族记忆和文化基因深深融入每个华夏儿女血脉之中。时间流转,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始终牢不可破,也让我们铭记文化根源,心怀家国情怀。300多年来,郑氏家族先辈郑成功的事迹仍在激励后人,他的爱国精神也在郑氏家族中代代相传。

  开幕式上,有6个台湾姓氏宗亲组织为活动发来视频祝福。

  论坛分为实践篇与学术篇。两岸宗亲学者、宗亲代表围绕“两岸宗亲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”等议题展开分享研讨,认为宗亲文化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、情感相通的纽带,要挖掘宗亲文化的时代价值,推动宗亲交流创新发展。

  据悉,该论坛由北京市台联、北京市台办、台海出版社主办,是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的组成部分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越边境都龙口岸2024年以来出入境客流量破10万人次

论坛开幕礼上,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致辞时表示,今年联盟论坛的特点在于“创新”,关键在于“优质”,落脚点在于“生产力”。要发展“新质生产力”,必须要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。

广西巴马欢度瑶族祝著节 全国13个县市区瑶胞代表参与

近两个小时的奇妙夜舞台上,处处都有国潮文化的痕迹。两位非遗“手艺人”分别为《桃之夭夭》节目制作非遗鱼灯、绘制千年古画。据悉,两位创作者都毕业于文物修复专业,基于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,用拍短视频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复苏。

(身边的变化)安徽宿州:守着千年古运河 引来今朝“幸福水”

近日,以“知音湖北 长寿钟祥”为主题的钟祥第四届长寿文化旅游季开幕,通过举办体育赛事、文化合作等多彩纷呈的活动,吸引各地游客打卡体验。其间,还将举行长寿主题的项目合作、招商引资签约活动,提升世界长寿之乡知名度,打造长寿相关产业链。

中国2023年度秋粮旺季收购结束 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

杏林湾原为开阔海湾,因长期围湾造田、过度水产养殖,生态环境严重恶化,一度难觅候鸟踪影。近年来,随着厦门加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,杏林湾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。“湿地保护得好,物种丰富,鸟自然就飞来了。”黄志泉说。

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助力榴莲销量增长

这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——表面上职住比相对平衡,但实际上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在本地工作,反之亦然。从更深层次来看,某一地区就业岗位与居住人群的匹配是个逐渐演变的过程,居住区与就业区的发展并不同步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